登录/注册 无障碍浏览
搜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赤峰医疗业: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时间:2023-09-20 16:43      来源: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要礼赞医疗卫生工作者,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表有多么风光、他们的职业多么耀眼,而是在于这群人始终恪守医德医风医道,总能在最危险的时候义不容辞,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病床前,他们用专业知识、使命关怀,筑牢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实屏障。与时间赛跑,跟死神搏斗,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是最美的逆行者、是健康的守护神。




张析哲:

不忘初心勇立潮头担重任

践行发展,重视内涵,他带着对“敬业、求精、诚信、创新”院训的深刻理解,全力打造特色专科,建设一流学科队伍;在医改的大环境下,他把握契机、强化改革,推动医院优化提升;为满足患者需求,他凝聚全院力量,锚定发展愿景,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医院……

他就是赤峰市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析哲。1990年从内蒙古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便选择成为一名麻醉科医生,沧海桑田,沙海淘金,33年后的他依旧奋战在卫生健康事业战线上。

33载从医生涯,20余年在一线从事临床麻醉工作,不惜辛劳、尽职尽责,亲自实施麻醉手术20000余例,主持参加中重大医疗抢救1000余人次,创新地完成了多项麻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成功地开创了赤峰地区医疗麻醉事业的新局面。

时代在发展,多样化的患者需求也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张析哲敢于大刀阔斧改革,一切都是为了改善医疗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在张析哲任赤峰市医院副院长、院长的近10年时间里,医院获得了飞速发展和进步。他通过全院统一规划,再造服务流程,逐步形成上下联动、信息联通、综合诊疗的立体化医疗服务体系,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诊疗协作服务理念。优化诊室布局,美化病区墙面,保持院区干净、整洁、安全、舒适。

任院长期间,医院在发展规模、学科建设、质量管理、运营管理、科研教学、信息化建设、服务能力等方面步入发展“快车道”,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增强。医院与安贞医院合作建设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赤峰市医院分中心,与天坛医院合作建设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东区域分中心,与宣武医院共建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临床外科研究教学中心赤峰中心,与友谊医院共建国家消化系统临床研究中心赤峰市医院基地。在2021年度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列自治区第二位。2022年,医院荣获全国医院质量管理案例卓越奖和优秀医院管理团队星月同辉奖。2023年,成为自治区唯一一家进入全国地级市医院100强的医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放眼未来发展之路,张析哲已胸有丘壑:“我从医的30余年,也是赤峰市医疗卫生行业高速发展的30余年,作为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我将继续赓续初心,以更好满足区域百姓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己任,为推动赤峰市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曹汉刚:

提供优质服务惠及广大群众

40年来,宁城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绩斐然。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到如今的彩超、螺旋CT、核磁共振仪,从“赤脚医生”到顶级专家,从乡村诊所到“三甲医院”……四十年沧桑巨变,宁城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飞速,也见证着赤峰医疗事业天翻地覆的变化。

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现任宁城县卫健委主任的曹汉刚见证了宁城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卓越变化。

1982年,医疗机构清一色是低矮、潮湿的土房,医生大都依靠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老三样”问诊,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再加上交通不便,患者难以转诊到大医院。“感冒发烧,草药熬熬;大病大伤,躺在床上”这句大白话广为流传,看病难、看病贵是那个年代的普遍现象。

时代发展到今天,全县医疗机构达到634家、病床3605张、卫生技术人员3836人,全县医疗机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565余台。

“截至2022年,全县平均预期寿命从40年前的59.8岁提高到现在的77.1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36.07/10万,孕产妇0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39‰,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曹汉刚告诉记者。

为改善全县看病难、看病找不到合适医生的困境,从1993年起,宁城县同北京20多家三级医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北京专家长期不间断驻宁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来宁出诊专家2000余人次,开展专题讲座2500余次,教学查房7000余次,手术2万多例,接诊患者10余万人次,远程疑难病例会诊2000余人,远程医疗阅片3万余张,全县派往对口支援医院接受免费进修学习人员1200多人次,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北京专家的诊疗服务。“看病不用去北京,北京专家在宁城”已经成为现实。

同时,通过派驻专家组进行对口帮扶、建立师生制开展人才培养,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逐步下沉到基层。目前县域就诊率由原来的不足50%提升到94.2%,今年7月,宁城县中心医院和赤峰市精神病防治院晋升为“三甲”医院,宁城县成为全区唯一拥有三所“三甲”医院的旗县,全县卫生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现如今,“看得起病”已经满足不了群众的追求。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养结合”新模式得到推广,政府和全社会更加关注健康事业,把健康摆在重要位置,群众也逐渐关注健康养生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0年医疗改革成果虽丰,但改革未有尽头。站在新的起点,宁城县卫健委会继续努力,让群众卫生服务获得感继续提升。”曹汉刚说。




潘利飞:

坚持做一名精益求精的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是中国医疗体系的“神经末梢”,微小、敏感、重要。作为三级医疗体系中最基层的力量,他们不仅能为村民们解决小病小痛、实施及时急救处理等,更能缓解城镇医院的就医压力,是农村最后一公里的健康守护者。

潘利飞是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乡村医生。他的父亲也曾是一名乡村医生,医术得到很多乡亲们的认可。看着父亲每天提着医药箱奔波忙碌,将每一位患者的病痛治愈,潘利飞耳濡目染,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父亲也十分支持他。

2012年毕业后,潘利飞一直在基层卫生院工作,2016年底考入喀喇沁旗基层卫生院,工作十余年。潘利飞说:“从当初父亲提着药箱,拿着听诊器、血压计,到如今各种各样的精密仪器辅助检查,能够精准快速地为每一位患者找到病痛的缘由,并给予最终的救治,这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潘利飞所在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诊疗能力较为欠缺,患者看病的经济负担较重。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药品耗材零差价改革再加上国家推行的带量采购,不仅使药品的质量和供应得到保障,而且部分高价药品更加亲民。患者就医负担减轻了,就医的选择更多了,就医的条件也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老百姓都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旗,常见病不出镇,老百姓看病容易了,花费减少了,患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对从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潘利飞说:“对于医生来讲,要有清正廉明、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要时时刻刻紧盯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基层医生,不能与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和理念脱轨,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把最新的、最前沿的医学发展应用到我们的诊疗当中去,切合实际地为患者所需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他表示,医生这个职业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论处在医生的何种阶段,都需要不断的精益求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医生,就要向裘法祖教授说的一样,“德不敬佛者,不可为医,才不敬仙者,不可为医”。




李颖波:

助力医保改革让百姓得实惠

“从最初职工医保报销封顶3万元、城乡居民9万元,到现在职工35万元、城乡居民12万元,经过多年的医保改革,现在制度越来越贴近老百姓。”回忆起医保改革这么多年的变化,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四级调研员李颖波忍不住感慨。

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跨省异地医院随时结算……多个改变都是医保部门进行的不懈努力。

我市常住人口403.6万,共有4167家定点医药机构,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89.14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68.2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320.94万人,是内蒙古参保人口最多、医保基金总量最高、管理服务对象规模最大的地区。

人口多,医保部门业务量巨大,报销数据繁多,为快速进行医保结算,市医保局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均等化服务,创新构建帮办代办服务体系,代办帮办服务专兼职人员达2200人。创新推出医保经办可视化服务,28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市县两级可视化全覆盖服务。

已建成1个全国医保服务窗口示范点、1个全区医保基层服务示范点和1个全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示范点,在全区率先推行“市县乡村”四级医保经办下沉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我市178个乡镇苏木街道已全部建成医保服务站,2426个嘎查村(社区)建成1674个医保服务点,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144.38%,各基层服务站(点)累计承办业务7.98万件,有效激活了医保服务的“神经末梢”,提升了广大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们还将冠脉支架价格从‘万元时代’变成‘百元时代’,药品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惠及到全市人民。”李颖波告诉记者。市医保局通过建立供应保障监测预警、考核退出机制和纳入协议管理等措施,精准强化配送保障,强力推进阳光采购和集采政策,全市已执行国家组织8批、省级联盟8批共566个品种的药品和14种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共采购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8.56亿元,较集采前节省采购资金约12.66亿元,大幅降低了院方采购和患者费用负担。

作为赤峰医保行业的见证者、亲历者,李颖波感慨良多:“多年的一线工作,医保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看着这么多人因为医保受益,更让我感受到这个工作的责任重大,未来赤峰的医保改革也必然越做越好。”


Copyright 2018 wjw.chife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9002774号-1 网站标识码 1504000028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88号


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地址:赤峰市新城区玉龙大街70号 邮编:024000 电话:0476-58911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