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石。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不仅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福祉,也关系着城市的繁荣与进步。今天的“一把手”系列访谈我们邀请到了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成赋,一起来了解卫生健康领域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举措。
主持人 邹研
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主任
刘成赋
主持人 邹研
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主任
刘成赋
《意见》出台后,我们结合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实际,谋划制定了《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分层建国家、自治区和赤峰市三级区域医疗中心,整体打造医疗高地”的规划思路。在国家级层面,以赤峰市医院为依托医院,以神经系统疾病和老年病为主要方向,与宣武医院合作建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蒙古医院,该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近期将挂牌运行,随着高水平的国家级团队进驻赤峰,我市的医疗服务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自治区层面,以赤峰市医院新城区分院为基础,以器官移植、普外科、骨科等外科系为主要方向,辅以北京协和、301等医院的支持,建设全区领先、辐射蒙东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该项目正在施工建设,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在市级层面,以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为基础,以心胸疾病、口腔、泌尿系统疾病等为主要方向,借助赤峰学院教学平台,发挥中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优势,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发挥市级专科医院优势,建设肿瘤、传染病、康复、妇女儿童和职业病防治等5个专科专病诊疗中心,通过引进高精尖人才、承接新技术、新项目等方式,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疾病患者就医需求。通过建设三级医疗中心,逐步提高全市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最终达到疑难重症不出市的目标。
主持人 邹研
刘主任,第二批主题教育要全方位面向基层、铺开面积广,与群众的联系更直接,您看咱们在保障疑难重症不出市方面我们做了很好的规划,那么在大病不出县方面,我们又重点要做哪些工作呢?
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主任
刘成赋
主持人 邹研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使群众小病不出乡是我们卫生健康工作近年来的重点,那么刘主任,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新的举措吗?
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主任
刘成赋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通过加强医联体建设,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全方位互通交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这项工作主要分为两个层面推进:一是在中心城区布局4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分别由赤峰市医院、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和红山区医院、松山医院两家区级三级医院牵头,整合各级医疗资源,特别要强力辐射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分区域网格化管理,为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在其他旗县区组建16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由旗县级二级以上医院牵头,通过信息化支撑,打通县乡两级医疗壁垒,畅通上下转诊渠道,让县级专家带着技术、设备和药品下沉,与基层医生组团为百姓提供基础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促进基层医生到上级医院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硬实力。通过以上举措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达到小病不出乡的目标。
主持人 邹研
听了刘主任的介绍,我想大家都是充满了期待,看到了咱们部门也是把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处落,那么为做好这些工作我们还做了哪些保障措施呢?
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主任
刘成赋
为保障各级医疗中心建设取得实效,我们规划建设国家、自治区和市三级临床重点专科,十四五期间,要完成5—8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2—15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20—25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使临床重点专科覆盖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打造每个医院自己专属的IP。我们还要对全市120院前急救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急救体系,达到全市120一张网管理,实现市县两级互联互通,畅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保障百姓生命健康。
主持人 邹研
重大传染病防治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那么在这方面我们要做哪些工作?
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主任
刘成赋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