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云委员:
您提交的《关于推进中医蒙医药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与您沟通,征得您同意,现答复如下:
一、中医药(蒙医药)传承成效不明显
2022年,市委政府充实调整了中医药(蒙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各旗县区全部制定中医药(蒙医药)振兴行动2022年推进方案,市县两级制定了“十四五”中医药(蒙医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制发了《赤峰市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在政策层面对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制定了方向,目前,加强总结利用。继承、总结、验证、推广市级以上名老中医药(蒙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床诊疗经验和技术专长,加强中医药(蒙医药)特色传统疗法、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民间特色传统疗法挖掘、整理与保护,加大中医药(蒙医药)知识产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到2025年,完成10-15个中医药(蒙医药)传统知识收集项目,收集整理中医药(蒙医药)传统知识30-50项,收集整理古代经典名方、验方不少于10个。
二、关于中蒙医药人才匮乏专项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2022年5月25日,赤峰市中医药(蒙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印发赤峰市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第二十六条加大投入保障中提出,各级政府作为公立中医(蒙医)医院的办医主体,落实对公立中医(蒙医)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政府投入政策,通过灵活运用规划、划拨土地,支持公立中医(蒙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将公立蒙医医院在岗员额制人员(含保留事业编人员)经费实行全额预算,公立中医(蒙医)医院在岗员额制人员(含保留事业编人员)经费预算达到80%以上,同时将中医药(蒙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截至目前,我市目前有国家基层名老中医药(蒙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自治区名老中医(名老蒙医)学术经验继承共开展四批,56名指导老师培养传承人112名,市级名中医21人,名蒙医9人,自治区级名中医17人,名蒙医5人,同时,2022年我市三个“西学中”培训教学点第一批442名学员已经全部完成9门考查课线上学习,进一步夯实了人才发展基础,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高我市中蒙医药服务能力。
三、中医药文化氛围不够浓厚问题
中医药(蒙医药)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赤峰市卫健委鼓励各级中医(蒙医)医疗机构建设中医药(蒙医药)文化展览馆,积极发挥传播中医药(蒙医药)文化主阵地作用,全市现有左旗中蒙医院、右旗蒙医医院、克旗中蒙医院等3家中蒙医院建设完成中医药(蒙医药)文化展览馆,本年度将以3家医院为重点打造赤峰市中医药(蒙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时,我委持续开展中医药(蒙医药)“四进”活动,本年度累计开展10余次,受益群众和师生累计2000余人次,进一步弘扬了中国传统医学文化。
联系人:孙兴华
联系电话:5896633
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7月20日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