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卫健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健康赤峰建设,持续推动我市中(蒙)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细化发展方案,推动中(蒙)医院高质量发展。对《自治区卫健委振兴中医药(蒙医药)行动2024年推进方案》的9个方面66项指标,进行了逐条细化、逐级分解,结合本市工作实际制定了《赤峰市振兴中(蒙)医药行动2024年推进方案》,重点推进13个方面75项工作任务,并建立工作台账实施季调度、季通报。
发挥“指挥棒”作用,助力中(蒙)医院高效运作。落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应用要求,通过全市中(蒙)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培训,对中(蒙)医院绩效考核条目和填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逐项分析解读,同时开展中(蒙)医院病案质量提升行动,市级质控专班对各中(蒙)医院绩效考核数据进行月调度,指导各医院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绩效考核成绩。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中(蒙)医院服务效率。我市10家公立中(蒙)医院建成中(蒙)医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平台,面向医联体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7家公立三级中(蒙)医院全部完成互联网医院建设并投入运营。互联网医院诊年诊疗量35676人次。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7家二级公立中(蒙)医院全部达到3级,7家三级公立中(蒙)医院全部达到4级。
推进协同发展,构建综合服务体系。旗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规范设置中医科(蒙医科)、中(蒙)药房,配备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244人。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7个病种推广中西医(蒙西医)结合诊疗方案48个,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了中医药(蒙医药)研究与创新。
深化对口帮扶,促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阿旗、右旗、敖汉旗、翁旗、喀旗等地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等医院对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派驻人员28人,帮扶门急诊11620人次,出院患者1004人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1636人次,减免相关费用3.24万元,支援专科13个,旗县级中(蒙)医院指导/协助基层完成诊疗人次7287人,实现一般病在旗县解决的目标,满足旗县域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强化应急能力,发挥中(蒙)医特色治疗。应急队伍配备医务人员561人;完成医务人员疫病防治、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共146余次,培训18550人次;应急演练27次,参与演练医务2088人次,推广中(蒙)医药防疫(各类新、突发传染病)处方数量47个,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集结、高效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提升治理能力,实现中(蒙)医院现代化管理。持续推进6S管理,各公立中(蒙)医院建立职责清晰的院、科两级质量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组织学习核心制度40余次,考核3338人;13家中(蒙)医院配备了临床药师,指导医师科学、合理地开具中(蒙)药处方。
优化就医体验,打造舒心就医服务环境。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建立预就诊、预住院模式,缩短门诊、术前等待时间,优化门诊流程,提供MDT服务,推动建立日间医疗服务,建立推广门诊中(蒙)西医结合医疗模式、综合治疗模式和中(蒙)医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14家公立中(蒙)医院按要求提供多种途径、多种有效证件的门诊预约服务,门诊患者总诊疗158万人次,门诊患者预约诊疗29万人次,门诊预约诊疗率18.53%,提升了患者全程医疗服务体验。
2025年,市卫健委将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中(蒙)医药服务质量提升,继续推动中(蒙)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188号